原创,作者:徐冉,统筹:笑凡,编辑:蒋少华,视觉:江飞,转载请联系出处。
今年,和“中式”沾边的咖啡馆不要太火。
(资料图)
最近,我发现一家中式咖啡馆,名叫“城墙里”,用盖碗喝咖啡,吸引众多消费者打卡,始终排在区域热门榜单第2名。
仔细扒了扒社交平台,中式咖啡馆在全国很流行,年轻人对中式咖啡的热情也非常高,“中式咖啡”搜索热度也提升了4713%。
咖啡的下半场,是“中式”?
咖啡
图片来源:小红书@依思黎
中式咖啡花样越来越多
今年,“中式”两个字仿佛自带流量。
和中式沾边的产品没有不火的,中式咖啡馆也风靡全国各地。最近,我在郑州也发现了一家很有意思的中式咖啡馆,名叫“城墙里”,始终排在区域热门榜单第2名。
城墙里咖啡馆
图片来源:小红书@雪碧饿了
首先,选址上就很“中式”,开在商城遗址公园内,咖啡馆旁边就是商城遗址博物馆,拥有天然文化氛围感;
店内处处充满中式设计,圆桌、藤编椅、竹编灯、瓷器、胡桃木色系,不细看还以为是一个茶馆,菜单也是隶书毛笔手写,贴在墙上,随性中透着“中式浪漫”。
“盖碗咖啡”是“城墙里”的特色,用盖碗当咖啡杯,是消费者对这家咖啡高认知度的来源。
城墙里盖碗咖啡杯
图片来源:小红书@阿柴柴柴
网友们都很喜欢这份“中式浪漫”,说这家咖啡馆让人想起,和家人围坐在槐树下喝茶吃西瓜的日子。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咖啡馆都在做新中式风格。
比如,南京“哎呦咖啡”,整个店面挂满手写毛笔字,满满水墨风;香港“半路咖啡”收集了500个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中式瓷杯,仿佛一个古董杂货铺。
半路咖啡中式瓷杯
图片来源:小红书@Coco
产品上的中式玩法也很丰富,有改变萃取方式的炖煮咖啡,此外,市场还出现了融合中药、青团、酒酿等中国传统元素的咖啡产品。
中西结合碰撞出的火花,也尤其受年轻人的喜爱,大众点评联合咖门发布《2022咖啡潮流10大趋势》显示,“中式咖啡”搜索热度提升4713%,爆火趋势非常明显。
那么,中式元素能留住咖啡的消费者吗?
茶咖——瑞幸碧螺知春拿铁
图片来源:瑞幸
最容易被消费者感受到的,是产品本身的中式化,自带中式标签的茶和草本都被拿来做咖啡,而且效果也很好。
比如茶咖。瑞幸在今年3月推出的茶咖系列新品“碧螺知春拿铁”,采用雨前碧螺春与南方鲜嫩绿茶作为茶底,上市一周,销量便达到447万杯。
成都的加饮Plus In,招牌产品“成都鸳鸯拿铁”选用成都特色的茉莉花茶为茶底,单店最高日销300杯+。
行业中已经出现不少以茶咖作为产品线的咖啡品牌,如鸳央咖啡,茶香+咖啡香这种中式咖啡表达方式,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鸳央咖啡“辣妹子辣”
图片来源:小红书@张田中
茶咖之外,草本、地域特色食材与咖啡的结合,也在众多咖啡馆里流行。
广西南宁有一家咖啡馆名为“本草咖啡”,店里的产品都和草本相关,比如“红景天美式”、“金银花拿铁”,听起来就很养生。
地域特色+咖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州的网红咖啡店“草芥咖啡”,招牌产品是鸡头米美式,茶碗上现烤一层焦糖,放上鸡头米和桂花,敲碎焦糖后就会落入咖啡中。
除此之外,竹叶青冷萃、酒酿小圆子拿铁、青团子拿铁也十分具有江南特色。
咖啡萃取方式上也有了本土化创新,比如炖煮咖啡,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玩法。
上海咖啡馆“缶乐FOLLOW咖啡”有两款“炖”出来的咖啡,分别是冷饮“无极”、热饮“芙蓉”,售价20元/杯,统称中式咖啡系列,英文名称Cinesso(对比Espresso感受一下),这个英文名还注册了商标。
无极(左)、芙蓉(右)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具体做法是把研磨好的咖啡粉加水,隔水长时间炖煮,完成萃取,炖煮好的咖啡液,再用过滤的手段,调成需要的比例。
这样做出来的咖啡呈现出温和、稳定的口感,相比意式浓缩更符合中国人的味蕾。
就像意大利有增压式萃取,美国有滴率式萃取,中式咖啡也开始出现在制作工艺和萃取技术上的中国化。
这两年,有关咖啡的业态越来越丰富,每次讨论“咖啡+”时,总能引起行业人的关注。
咖啡+馄饨
图片来源:小红书@蒲艺馨
目前,“咖啡+”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咖啡+餐,另一种是咖啡+场景。
煎饼果子咖啡、牛杂咖啡、螺蛳粉咖啡等相继走红,从业者都耳熟能详。
前段时间,华东地区又出现了一个火爆组合,咖啡+流心三明治,甚至已经跑出了80+连锁门店,可见消费者对这种更符合中国胃的咖啡+认可度十分高。
咖啡场景的中式化也颇见成效,尤其是“寺庙+咖啡”的反差搭配,分分钟成为互联网禅学热点。杭州“慈杯咖啡”店内产品都用佛教术语命名,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打卡。
寺庙咖啡馆
图片来源:公众号@慈杯
咖啡还被买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比如长沙爱欢喜,在咖啡馆里开洗衣房,形成了独特的业态。
店面的装修,是最直接、最有冲击力的风格展示渠道,全国各地有很多中式风非常突出的咖啡馆,在消费端认知度非常高。
城墙里店内装饰多偏古风
图片来源:小红书@连小心心
比如深圳的红盏咖啡,店面满眼的中国红,红色屋檐、百子柜,灰巷红瓦,杯盏蒸笼,满满的时尚中式元素,店面呈长方形,吧台横跨整个店面,非常吸睛。
上文提到,南京“哎呦咖啡”,把整个店面装修成水墨风,店里挂满了手写毛笔字,风格非常突出。
在杭州、广州、宁波等地也有多个荷花主题的咖啡馆,“将整个荷花池搬进咖啡馆”,再有书法、竹子等元素的加持,吸引众多网友前去打卡。
从产品到业态,中式咖啡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创新方式,但总体上看,咖啡中式化的探索依然处于初步阶段。
城墙里店内装饰多偏古风
图片来源:小红书@连小心心
大部分中国式创意产品都是“昙花一现”难以长久,众多中式咖啡馆,都经历过流量带来的光环和流量散去的失落。
拿风格突出的红盏咖啡来说,据媒体报道,刚开业时一天能卖出八、九百杯,但很快销量就开始回落,还上新了如“川府煲”“红葱肉燥奶油宽面”等热菜、主食来搭配售卖。
总体看下来,大部分中式咖啡、咖啡馆,仍在做消费者新鲜感的生意,问题在于复购。
我观察了众多案例,发现了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做传统文化的表达,但要用一杯“日常”的咖啡来留住消费者。
目前,咖啡与中式文化的结合大都停留在对中式元素是展示上,有文化但内涵不够,有一些产品过于猎奇,打卡属性过强,消费者很难“日日复购”。
这方面,新茶饮的玩法或许能提供解题思路。
比如,茉莉奶白曾推出系列产品“单丛”,产品本身并不复杂,用潮汕特色黄枝香单丛搭配鲜奶,文化传播上却花了心思,使用了双层杯,内部是“潮汕万象图”,外部设计了一个茶杯形镂空,随机展示部分潮汕万象图。
简单、日常的产品+新中式文化输出,是非常巧妙的思路,关键还在于如何把握“流量”和“复购”之间的度。
点击获取更多全球食品资讯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