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科技交流……首届贵州科技节将于8月5日至9日举行。为传递贵州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的好声音,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多彩贵州网特推出《科技“黔”行》栏目,讲述贵州科技企业、科技人物的典型故事。
(相关资料图)
“很难想象公园下面‘藏’着一座工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不仅节约土地,也不会影响到居住。”
“我对这项技术比较感兴趣,除了让市民有个亲近自然的地方,还能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效率。”
……
8月5日,在首届贵州科技节展览展示板块的众多展区里,中国水环境集团贵州业务区展出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沙盘模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工作人员向观众讲解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
该系统技术由中国水环境集团自主研发,采用“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的理念进行下沉式设计,即污水处理在地下完成,地面建设景观活水公园、运动场、儿童娱乐设施等,占地仅为传统地面式污水处理厂的三分之一,实现“一地双层多用途”。
“贵阳是全国第一个建设分布式下沉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城市。”中国水环境集团贵州业务区副总经理曹效鑫介绍说,贵阳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南明河的长治久清,还破解了山地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难题。
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南明河水质不断恶化,污染日益严重。
“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像南明河这样长距离流经城市、穿越人口密集区、污染重河道黑臭的,治理方式没有成功案例可循。”曹效鑫告诉记者,过去,国内外绝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的方式大都是集中在城市河流下游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收集后长距离输送到下游集中处理,这种模式工程建设和管护难度大,截污沟和末端处理易超负荷运行,污水管网地下长距离输送也易产生渗漏、溢流等环境风险,陷入“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僵局。
如何将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设计好,并将处理后的水作为城市稳定可靠的水资源,成为当时南明河污染治理的主要问题。
由于贵阳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城市缺水少地,在“地无三尺平”的情况下,管网建设难、运营成本高、用水调度难,对污水厂的规划、设计、建设提出极大挑战。
“10年前,我们对南明河开展历时6个多月的调研,走遍南明河干支流沿岸,摸清了污染来源,对其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系统研究。”曹效鑫表示,据此,他们首创性地提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治理理念,一改全世界“大集中”处理排放的传统技术路线,形成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创新技术体系。
在科学有力的治理下,南明河核心段淤积重、水变黑、臭味浓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强化,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沉水植物覆盖率由15%提高至80%,南明河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同时,通过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技术,为贵阳市节省土地千余亩,年节省调水费1.58亿元。
借鉴南明河的成功实践,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已在全国22个省份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成为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推荐的绿色新基建水领域唯一技术。
中国水环境集团展区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污水经过技术处理,也可以‘变废为宝’。”曹效鑫介绍,再生水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夏冷冬热。以贵阳为例,夏季再生水厂处理的中水温度较室温低10℃左右;到了冬季,其平均温度可达18—19℃,大大高于暴露在寒冷空气中的自来水温度,利用中水与空气的温差,便可达到供暖和制冷的效果。
为了实施再生水集中供热制冷项目,中国水环境集团将在中铁·尚和锦城小区附近建设安装大型水源热泵机组,通过污水源热泵系统从污水中提取热量,转换为热能,并在供热系统中释放能量,进而传输到周边住宅、学校、医院和商场等场所,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曹效鑫说,通过这种“水空调”,让曾经“有污点”的水变身为有品质的“绿色能源”。相较于传统的天燃气锅炉、中央空调等供暖模式,再生水集中供暖费用可节约30%-40%。
目前,贵阳市范围内还没有大规模实施再生水集中供热制冷项目,该集团计划将这个项目作为试点,探索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过去一提到污水处理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脏乱臭’,但现在我们努力把再生水厂打造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曹效鑫表示,未来,再生水厂的再生水还会逐步运用到贵阳市道路浇洒、绿化灌溉、消防用水等多个方面,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网记者:杨 婧
一审:丁 憐 郭秋含
二审:袁小娟
三审:王利环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